14 抹不掉的记忆逐字稿 初中 · 八年级 · 美术 · 辽海版 · 上册

admin232024-01-04 11:37:58

老师

同学们好,我是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美术老师赵浩然,欢迎大家来到美术课堂。同学们,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7 周年, 70 多年前,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,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,在此期间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。那么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共同欣赏其中几幅代表作。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抹不掉的记忆。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美术鉴赏四步法,记忆、描述、分析、解释、评价,分别鉴赏刘民图和八女投江两幅作品。首先,我们先鉴赏刘民图,流民图全卷总长 27 米,高两米,为纸本水墨,是蒋兆和于 1943 年创作的。后历经战乱,刘民图被严重损毁,原作仅剩上半卷,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。万幸的是,流民图首次在太庙举行展览时留下了黑白照片。后经蒋照河的学生们复原,流民图下半卷被画家的故乡泸州市博物馆收藏。接下来,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流民图的基本内容。

学生

这是一曲行进的哀歌,与超过 47 万无家可归的人民一道流动。在 1942 年战乱里的中国,烽火连天,恶瞟边野,农民失去土地,母亲抱着夭折的孩子,这悲惨的世道又能逃去哪里?眼神是无声的控诉,控诉是望向天空的呐喊。等抽象的苦难二字,化作一双眼镜,谁又能不为之动容?

学生

画家蒋召和创作的流民图,在中国水墨画史上第一次如此浩大而悲怆的直面苦难。流民图全卷高两米,长 27 米,人物大小几近真人比例。他以写诗主义的造型语言,让战争的悲剧具体而真实。可这样一张巨幅水墨人物画,却曾被进展、被没收、被破坏,仅存上半卷。但他的传奇远不止于此。

老师

作者介绍,蒋召和,我国著名画家、美术教育家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。代表作有流民图杜甫行言图李时珍等。接下来,我们一起分析这幅作品的表现技法。首先,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笔墨技法,即古法用笔。古法用笔指的是在创作过程中,毛笔中所包含的比例。出自南朝齐梁绘画理论家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之一,屏幕右侧的依纹线条充分体现画家的笔墨功力。其次,画家运用了西方绘画中常用的全因素描技法。全因素描是素描表现的一种形式,依靠不同深浅层次的色调块面塑造形体。这种技法在蒋召河的作品中随处可见。屏幕中呈现的分别是蒋召河的素描自画像和流民图的局部,两个画面都展现出画家高超的素描表现功底。最后,画家将中西绘画技法融合在一起,画面继承中国传统人物化的笔墨技法,融入西方透视学和解剖学等技巧,人物塑造立体而生动。接下来我们再

查看隐藏内容
《14 抹不掉的记忆逐字稿 初中 · 八年级 · 美术 · 辽海版 · 上册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导出文档